2015年,ISO组织对ISO9001:2015 最终国际标准草案进行了投票表决,正式版ISO9001:2015标准已经发布,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下最新的版本吧!
发布时间
关于ISO9001:2015 标准换版的进展,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1、2014年5月
ISO 9001:2015 DIS版发布
2、2014年10月
新标准进入FDIS阶段
3、2015年1月
IAF正式发布《ISO9001:2015版转换实施指南》
4、2015年5月
ISO9001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版出台
5、2015年7月
ISO9001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发布
6、2015年9月
新版ISO 9001:2015正式发布
7、2018年9月
三年体系转换周期,所有的ISO 9001:2008证书都将作废且失效。
哪些变化
ISO9001这次改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列出几个最重要的变化:
1、强调建立适合各组织具体要求的管理体系。
2、要求组织高层能参与其中并承担责任,使质量与更广泛的业务策略相适应。
3、风险防范意识贯穿整个标准,使整个管理体系适用于风险预防,并鼓励持续改进。
4、对文件的规定性要求更少:如今组织机构可以自行决定需要记录什么信息,应该采用什么文件格式。
5、通过使用通用的新高层结构(Annex SL),与其他主要管理体系标准保持一致。
修订后的ISO 9000标准族囊括了使用ISO 9001所需要的关键术语和定义,将会与新版ISO 9001标准同时发布。
转版变化
对于ISO 9001使用者来说,ISO 9001: 2015从标准转版到体系升级过渡,这些基本步骤需要了解。
首先,及时了解新版标准的动态、变化及要求。建议新版标准发布之后,尽快获得一份ISO 9001新版标准,详细了解更多新版要求。
其次,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针对企业各层级,组织符合新版标准要求的不同培训课程。
最后,制定一份转版指南,将这些变化应用到您的企业中去。
根据这些步骤,有行业同仁总结了一份比较理想的转换时间安排表,仅供大家参考。
组织结构
说到利益相关方,本次换版最重要的内部利益相关方将很有可能是最高管理层。ISO 9001:2015要求:更多的理解外部环境、解决风险以及高级管理层更大的“质量领导力”责任,这与管理体系和产品/服务质量之间的紧密关联环节息息相关。
同时,新标准更加注重内部利益相关方的直接参与,或者说是对组织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架构和绩效的监督,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业务流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标准要求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QMS)与组织的业务流程予以整合与统一:
(1)赋予最高管理者更积极的角色,促使高层管理者更大程度地领导和参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2)引入“基于风险的思维”的理念,该理念引导组织将资源重点分配到处理关键和主要风险、以及可能带来重大机会的领域。
(3)新增“组织环境”的要素并作为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与基础。
(4)统一的标准结构适用于所有的管理体系标准,有利于整合与兼容不同的管理体系。
未来展望
ISO/TC 176/SC 2的愿景是为了让它的产品(主要是ISO 9001和ISO9004)“被全世界认可和尊敬,并且被各组织使用作为其永续发展倡议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成分”。
当我们展望未来时,确保“质量管理”被视为“不只是ISO9001认证”是很重要的,它真的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长期的成功”。这意味着推广质量这个词汇的最广泛的意义,并且鼓励组织看待质量管理超脱于仅仅符合一套要求。这可以透过提供连结以激发对于诸如ISO9004及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的运用来实现。
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永续发展议程中的经济增长的构成要素之基础,着实担纲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相较于近年来广受重视专注的环境整合和社会公平等较为热门的议题,却经常被忽视。
转换说明进行了整理、解读,手把手教你如何实现ISO9001:2015与ISO14001:2015的认可转换。
第一步:对号入座
【适用范围】QMS和EMS两个专项认证机构认可制度。
注意:
1、在QMS专项认可制度进行的ISO9001:2015转换安排同样适用于认证依据包括ISO9001标准的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个分项认可制度;
2、本次转换暂不涉及电讯业质量管理体系(TL9000),TL9000认证依据的转换将按照QuEST forum的转换政策单独安排。
第二步:时限控制
【转换期】2015年10月20日至2018年9月15日。
注意:
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新版认证标准转换认可的QMS或EMS认证机构,其相应QMS或EMS认可资格将被撤销。
第三步:制定转换计划
认证机构转换计划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对认证标准修订内容变化的分析识别,以及标准内容变化对机构认证活动的影响分析,如:对机构过程或文件化信息的调整需求;
对各类认证职能人员(见CNAS-CC01附录A)依据新版认证标准开展认证活动的能力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评价;
认证机构依据新版标准开展认证活动的安排,如:机构依据新版认证标准开展认证的时间安排,对获证客户实施认证转换的工作程序等;
在过渡期内仍然依据旧版标准保持或颁发认证的安排及相关要求,如:原有客户依据旧版标准保持认证的安排,依据旧版标准颁发初次或再认证证书有效期设定要求等;
与获证客户和潜在认证客户就认证标准变更引发相关安排的信息沟通;
如果认证机构在新版标准发布前已经启动了认证转换的相关工作,应分析新版标准发布稿与前期标准草案的差异,识别这些差异是否对机构的转换安排产生影响,并确定是否需要对前期实施的转换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补充;
考虑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安排,如:考虑与机构相关的行政审批资格、与审核人员相关的注册要求等合规性要求的安排。
注意:
认证机构制定的转换计划中,应考虑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和完成时限,保证机构在具备能力并满足标准要求后开展依据新版标准的认证工作,并应确保最迟在转换截止期结束前完成旧版认证标准的转换工作。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更正或删除)